2019年5月25日,“未来人文学者实验班”(以下简称“人文班”)启动了长期的创新读书交流活动。此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文科的理念和趋势,基于文化与传媒学院以及人文班已有相关活动的经验总结,探索创新,脚踏实地,力图切实营造读书氛围、促进学生成长。
据“人文班”负责人傅钱余博士介绍,此活动从6月正式开始,每个月选择一本具有较高价值的图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深度阅读、仔细思考后进行面对面交流。“创新读书交流活动”的“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图书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或者与文学相关,而是打破学科的壁垒,广泛选择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经典或新近有影响力的图书,从而扩大阅读视野;形式上,成员不再像以往一样固定,也不再是指导老师和学生,而是每个月月初,由教师提供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参与。这样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能让读书交流活动真正变成一件有效益的事情。同时,为切实响应“新文科建设”,参与者也不限于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全校学生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只要对当月书目有兴趣,都可申请参与。当然,为了保证交流效果,面对面交流人数有限定,一般一本书的一次面对面交流活动人数限制在6-8位。至于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傅钱余表示,也会有不同于以往轮流陈述观点的方式,会逐步探索更有趣味、更有思想交锋的交流方式。
据悉,6月的读书交流活动所选图书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孔飞力影响广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该书于1990年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被赞为“对于专制统治的原动力做了细致、强有力却依然十分准确而又得体的探讨。”在国内已是数十次重印,颇受读者好评。首批读书并参加面对交流的成员有傅钱余、王荣珍两位老师以及来自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傅钱余希望通过此书的阅读讨论,让成员对历史、西方的中国史写作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也同时表示,希望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