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未来人文学者培育计划”的第9期读书活动在文化与传媒学院小会议室(知津楼B512)顺利开展。本次读书会由傅钱余博士、王荣珍博士共同主持。交流会充分体现了包容性与开放性,参与讨论的六位同学分别是19级汉师朱清云、段玉莓、贾源源、18汉师罗洁、17级广电胡雯静以及16级汉师范文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功考研的范文俊同学已毕业离校,此次是专程从沙坪坝返校参加本次读书会。
本次交流会围绕着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和《自由及其背叛》进行讨论。《浪漫主义的根源》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自由及其背叛》是《浪漫主义的根源》的续本,是他从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出发,讨论了近代著名思想家爱尔维修、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圣西门和迈斯特等人对自由以及人类历史的看法。在伯林看来,除了迈斯特是人类自由的公然反对者外,这些思想家都对人类的自由持肯定态度,但他们对自由的理解,却导致了反自由的历史后果。
本次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围绕“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权利与平等”、“康德哲学”、“多元文化”等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傅钱余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强调在阅读时应采取“跨学科”视角,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某一事物;王荣珍博士在总结中提出“看书等于梳理自己”的观点,并特别强调,不论是阅读还是实际生活中,要“放下对立的情绪,倾听不同的声音”。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与赞同,大家积极报名参加下一期的读书交流活动。
(撰稿:胡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