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未来人文学者培育计划”第12期读书活动在学院小会议室(知津楼B512)顺利开展。本次读书会由傅钱余博士、王荣珍博士共同主持。参与讨论的五位同学分别是文化与传媒学院汉语言师范专业的何欣垣、贾源源、初润洁、罗健匀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张雅婷、胡雯静同学。
本次读书交流会的讨论对象是美国当代经济学家乔治·梅森的《创造性破坏》。该书试图证明:全球化带来的不是文化的破坏和灭绝,而是更为多彩的文化多样化。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常态。作者毫不讳言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但同时以“创造性破坏”来鼓励人们对全球化下的世界文化发展持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
在会上,大家重点围绕全球文化与小众文化、文化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文化自信与科学自卑、多元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张雅婷同学结合本书观点对《花木兰》与《末代皇帝》的文化融合进行了对比分析,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王荣珍博士在肯定本书新视角的同时,也提出要有更宏观、整体和批判的视角。傅钱余博士在总结书中观点的基础上,亦提出了拓展性的思考,如从经济角度看多元文化,能否解决“多元文化”的现实问题,能否脱离政治、经济等层面对讨论文化,文化多样性的“度”在哪里等,引发了与会同学的深思。
通过此次读书会,学生们既对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了提问对阅读、学习乃至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撰稿:胡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