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着“重应用、倡交叉、创特色、铸品质”的发展定位,注重人文,强化技能,多元培养,融合发展,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克服疫情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业绩。
(一)汉文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贯彻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专业建设,2020年7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为我校首个通过师范认证的专业。相关专家认为,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认证理念认识到位,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成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学生和社会充分肯定,这标志着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两门课程被认定为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注重人文、艺术、技术融合,形成文学、文化、语言、传媒、艺术融合的课程体系。2020年,通过统筹规划,积极引导,精准培育,重点扶持,“纪录片创作”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全校课程建设最好成绩。
(三)平瑶教师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励,教师教学水平再创新高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工作。2020年,平瑶老师荣获重庆市总工会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文科组第一名),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三等奖,为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历年来教师教学竞赛最好成绩。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师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励,为学院下一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纪录片创作”课程国际化在线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文理智慧
李天福教授和韩永青教授领衔的“Documentary Production”(“纪录片创作”)课程在清华大学直属的“学堂在线”国际教学平台上线,面向全球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开放,成为市属高校首门上线的国际化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在国际教学平台上线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提供了文理智慧,为学校构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纪录片创作教程》荣获一级学会二等奖,教材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应用型教材建设计划,不断加大专业教材支持出版力度,已有多名教师出版了专业教材。韩永青教授主编的《纪录片创作教程》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学会奖”暨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推优活动中获得专业教材二等奖。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材首次荣获国家一级学会专业教材二等奖,标志着教材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
(六)荣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称号,科研反哺教学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评选表彰结果出炉。经申报、初评和终评、公示等程序,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科研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等20家单位荣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称号。“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团队通过承担语保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力夯实了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七)教学比赛参赛范围、获奖数量及等级取得突破,教学活力激发明显
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本年度,学院激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教学比赛,如重庆市总工会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重庆市教委微课教学比赛、重庆市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师说课·教改课比赛等。其中,平瑶老师荣获市总工会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雷璐荣老师荣获重庆市教委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周杰老师荣获重庆市教委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雷璐荣老师被推荐参加重庆市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韩宇峰老师荣获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师说课·教改课比赛三等奖,获奖数量及等级相较以往取得突破,明显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活力。
(八)师范生教育共同体正式成立,校地合作协同育人体系更加完备
由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牵头,联合永川中学校、永川北山中学校、永川萱花中学校、永川昌南中学校、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附属中学校、永川区卧龙初级中学校、永川区兴龙湖中学校、永川区红旗小学校、永川区汇龙小学校、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校、永川区红河小学校、永川区神女湖小学校等联合成立师范生教育共同体。校地双方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师范教育发展平台,校地合作协同育人体系更加完备。
(九)“国学智慧”课程首次亮相即获好评,大大提升理工学生人文素养
结合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院组建团队,研发通识教育限选课程“国学智慧”,2020年9月投入使用,首次面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微电子、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开放。“国学智慧”课程甫一亮相即获好评,大大提升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
(十)特色人才培养类型越来越丰富,多方联动夯实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学院教改探索与卓越培养紧密关联。成立未来语文名师工作室(李东平)、儿童文学工作室(唐霞)、纪录片工作室(韩永青)、未来人文学者工作室(傅钱余)、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工作室(王长武)、喜悦读书会(刘学明)、网络信息写作社(张雪)等,将教改成果与卓越人才、特色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指导作品创作、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实现了“特色培养,多元培养,卓越培养”的目标。
以上成绩的获得是全院教职工同心同德、辛勤耕耘的结果。来年,我们将和大家一道,振奋精神再出发,行稳致远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