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第16期“林中遐想者”读书会在文化与传媒学院小会议室(知津楼B512)举行。读书会由傅钱余博士、王荣珍博士共同主持,讨论的图书为美国学者韩瑞(Eric Hayot)的《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The Hypothetical Mandarin: Sympathy, Modernity, and Chinese Pain)。参与讨论的六位同学分别是广播电视学专业胡雯静,学前教育专业黄蓉,汉语言师范专业的熊晓霞、彭小梅、贾源源、何欣垣同学。
该书作者韩瑞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比较文学与亚洲研究特聘教授,在国际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该书通过对小说、医案、游记、照片、绘画的解读,揭示出西方同情与人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西方式对华“同情”的来龙去脉,并力图通过这些分析展现出关于“中国”的整体印象。在结合了文化研究、亚洲研究、美国研究以及医疗史观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西方关系的独特视角。
通过一个寒假的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本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黄蓉同学更为关注本书中的“刑法”,并对“看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胡雯静同学认为了解世界应该祛除“刻板印象”,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各类材料;彭小梅通过“满大人”的形象入手,分享了自己的见解。熊晓霞、何欣垣等同学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王荣珍和傅钱余分别进行了总结性发言,王老师聚焦历史与暴力,傅老师从个人与国家、中西“想象”、跨文化交流、文化与经济等角度对该书的观点进行了拓展思考。
自“林中遐想者”读书会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真读书、真交流的态度,老师和同学们以简单、纯粹、自由的心态参加读书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感受读书的快乐、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受益良多。据悉,本次读书会的参与同学中,胡雯静、彭小梅、熊晓霞三位同学都在实习,为参加此会,特意向实习单位请假回校。特别是目前在江北区实习的胡雯静同学,从第一期开始就一直参与其中,没有落下任何一期。她说:“林中遐想者读书会让我很快乐,喜欢这样的氛围,每一次读书和交流,都有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收获,我会坚持到自己毕业,这会成为我大学期间非常骄傲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