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新闻

师 者 风 范 ——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李东平教授素描

发布时间:2021-09-07 16:04 浏览:次 来源:文化与传媒学院

人物简介:李东平,女,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授,迄今扎根教育领域34年,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导师,“语文名师工作室”名师专家,“应用型教学示范岗”“双师型”教师,西安石油大学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兼职硕导。

师 者 风 范

——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李东平教授素描

 

她年过五旬,几十年如一日,工作上始终充满热情,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获得一系列殊荣。她平时处世谦和低调,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最近,她又荣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再度吸引众人目光,她就是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文传学院教授李东平。

 

     一、教学改革的标兵

2002年至2007年间,还在山西大同大学教书时,李东平就曾获得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2007年随同爱人一起从山西大同大学调入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后,她接手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论》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李东平逐渐意识到该课程建设的一些短板 ,如课程实训缺乏计划,不规范,不系统,随意性强,收效甚微;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存在诸多问题,吃了不少亏,急需引导,课程教改势在必行。于是,从2010年起,乘着学校倡导“五大教学改革”东风,此时作为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的李东平,带领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教师团队,围绕着卓越课堂建设和学生就业,开始探索课程教改之路。2013年起,她主持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卓越课堂背景下汉文专业“345”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探索》,2016年起又主持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重大课题(职业导向下汉文专业微格教学模块及评价指标构建与实践,修订完善了新实训教学大纲,创设了配套的能集中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训课程《语文微格教学》。并编写出版了相配套的校本教材《语文微格建模实训教程》,推出符合汉文专业师范核心课程建设要求、高度契合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八大模块内容,构建了基于职业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44微格教学实践体系,对师范生从第一到第八学期阶梯式打磨专业技能。即1学年2个学期,上、下学期微格实训各4个模块。上期有:模块1“开学第一课”,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模块2“课标解读”,掌握课程理念;模块3“语文说课”,浸润理论,模拟岗位;模块4“阅读教学”,模拟岗位,加强教学技能与文本解读能力;下期有:模块5“识字写字教学”,满足就业小学岗位需求;模块6“写作指导”;模块7“口语交际”;模块8“综合性学习指导”。同时,李东平牵头制定了学生试讲标准、实习标准和师范生技能标准,赋分合理,多元考核,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目前,不仅川渝两地的一些师范院校本科生在借鉴使用《语文微格建模指导教程》教材,乃至语文学科的研究生微格实训也在使用此教材。有的放矢的技能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求职试讲时显得从容不迫,信心倍增。

课程教改头炮打响,李东平带领教师团队乘势而上,继而摸索出一套“一中心、三结合、一机制”的131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即: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大胆删除虚泛论理部分,整合突出前沿应用理论五大知识模块,突出实践教学操作性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语文准教师和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提出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学生从“学会学习”成为“学习主体”,注重用学科理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实践,从而实现微格实训与学科课程理论相结合、微格实训与学科试讲相结合、微格实训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实现微格教学技能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三尺讲台,展我风采”教学比赛机制,每学年有8次比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助力其所在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每遇教学比赛,李东平都要争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每年抓住在永川区担当语文优质课评委的机会,带领学生去永川各个中学观摩教学比赛,把赛课中的优秀教案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改进后让学生模仿运用,效果立竿见影。她还借用吟诵诗词教学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

长年累月,她白天为本科生上课,夜晚研磨教研室工作策划方案,常常熬夜加班至凌晨,星期六为学校卓越实验班学生办讲座,年均课时量达680节左右。天道酬勤,近几年来,李东平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指导学生多人次多次获得“首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和“重庆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师范生素质大赛”等多个奖项。投桃报李,近几年来,李东平负责指导的学生参加各项专业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励近100人次,其中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10人次,一等奖3人次;重庆市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奖51人次,一等奖11人次,位居市内高校前列;另外还有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获奖10人次,特等奖2人次;真语文“双线统一”全国课堂大赛获奖5人次,初中组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高中组一等奖1人次。近三年,所在学院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比例、从教率都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学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专业满意度逐年提高。

 

     二、学生心目中的“嬢嬢”

在李东平的心目中,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学生比天大。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师生能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做到教学相长。情感教育,简单说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需要热心、耐心和将心比心。

在承担学生各项专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见习任务中,李东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经常对学生报以宽容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对待那些常缺课、挂科多的所谓的“差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认为,有教无类,朽木也可雕,应该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她先是通过辅导员或班干部一一找到这些学生,面对面谈心,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她会有意识地多诱导他们,在诱导中渗透着关爱,逐渐赢得这些学生的信任。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渐变得积极、主动了,学习热情被点燃了,与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了。

有一次,在上课期间,李东平在讲台上讲到动情处不慎跌倒,导致膝关节骨裂,扭伤了大腿筋。住院治疗两周后,伤情刚有所好转,她便急着出院,驻着双拐走进了课堂,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她的爱岗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在给学校外国留学生讲授《综合汉语》课程时,李东平获悉生病的俄罗斯19岁的女生阿柳娜想喝鸡蛋紫菜汤,便亲手下厨做好了送过去,阿柳娜给了她一个满含热泪的拥抱,用汉语喊出“妈妈一样”! 严冬时节,李东平为穿衣单薄的学生送去衣服和鞋子;在教学楼通道见到一个学生暗自落泪,便停下脚步,上前问候。点点滴滴,润物无声。

李东平还为学生开设了职前咨询指导站,为学生提供即时就业信息,提供上岗前“最后一公里”的辅助训练。她给就业困难的学生义务培训试讲技巧,细致到学生面试的服饰搭配上。一些学生求职应聘签约需交保证金,李东平会适时借钱给他们,以解燃眉之急。

李东平常年深入40多个毕业离校学生“加油站”QQ群,亦师亦友,了解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和他们坦诚交流看法。不少毕业生还在QQ群里寻求她的赛课帮扶指导,李东平便“扶上马送一程”,一如既往为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打磨参赛课程。近些年来,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几乎每年都有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获得全国或市级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

李东平曾两次荣获学校“学生最喜爱老师奖”,颁奖词盛赞道:“她春风化雨,育人无声”,“学生因她而快乐,她因教育而美丽。”学生们则口耳相传,亲切地叫她“东平嬢嬢”(重庆方言,“嬢嬢”即“妈妈”之意)。学生的褒奖,让她感到无比的荣耀。

 

     三、青年教师的引路人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学年除了承担专业核心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论》、校级精品课、公选课《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外,李东平还担任了2个教研室主任,是学校、学院的两级教学督导成员。每年她都要参与新进校门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讲座活动,指导参加赛课的青年教师,为教师梯队建设,甘当绿叶传、帮、带,年平均听课量高达140节左右。10年来,她负责指导1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通过学校教学考核,站稳讲台;负责指导12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校级以上教学竞赛,5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每当自己负责指导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赛事获奖,李东平总是感到特别高兴。虽然几乎没有酬金,但她说,指导青年教师感到甘之如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默默付出和贡献。

刚入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平瑶老师,参加2020年重庆市总工会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随后又获得全国三等奖。她动情地说,在参赛过程中,作为一名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李东平老师在赛课选题、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课堂组织、教学反思、甚至一个动作和表情、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等各个环节和细节,手把手地细心辅导,她的浩然坦荡之气一直感染着、激励着她(平瑶),令人肃然起敬!

李东平是国培、市培主讲教师,她还走出校门,受聘为重庆市多所乡村学校的导师,义不容辞承担了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10年来,在永川、荣昌、璧山,潼南等周边区县农村中小学以及大中专院校开展各类讲座培训50多场,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超过5000人次,区县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超过2000人次。这其中既有中小学教研片区语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讲座,又有重庆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培训,还有“国培计划西部项目送教下乡”,以及西藏芒康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的帮扶指导,取得明显效果。2020年,她担任重庆市荣昌区语文教师教研工作坊专家,有效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积极探索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激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重庆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公共基础学科组教师课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面对一道道荣誉光环,李东平说,荣誉不只是属于她个人的,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同行教师团队的通力协助。朴实无华的话语掷地有声!如今虽早已年过半百,因常年劳累染上了慢性肺炎等疾病,但一说到教学工作,她浑身似乎就有使不完的劲,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跳动着。在她看来,教学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沿着既定目标,她继续奋进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