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第2期“林中漫步者”写作分享会在文化与传媒学院小会议室(知津楼B512)举行。本次活动由傅钱余、王荣珍、胡牧三位老师主持,来自文传学院的何欣垣、贾源源、万恬恬、杨玺玥、蒋君怡5位同学参与了这次活动。
本期写作分享会,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金秋九月创作的作品。傅钱余的小说《夜行巴士》讲述人的疼痛与温暖;王荣珍的诗歌《悲观主义的中年人》写出了追寻意义的困境;胡牧的组诗《秋天的幸福画面》描绘了美好的秋日胜景;何欣垣的诗歌《Summer love》关注美的瞬时性;贾源源的散文《秋日胜春朝》传达了努力人生的感动力量;万恬恬的散文《秋日沉思》写出了对现代社会信息膨胀的反思;杨玺玥的散文《藏在我心底的一抹秋意》通过赞美秋日校园美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姿态;蒋君怡的小说《日蚀》以意识流的方式呈现人内心的封闭空间。
在分享会上,大家首先谈论阅读他人作品的感受,再对作品的写作技巧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最后成员们分享了自己创作的灵感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王荣珍提出在现代长诗的创作过程中应注意诗歌的逻辑结构,胡牧提出在诗句的组织上应注重动宾的搭配以产生语言的张力,何欣垣提出了对诗歌评判的三个标准:语言的凝练、想象的空间、文字的多义性。
此次分享会接近三个小时,大家畅所欲言,不仅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作品,而且真诚地分享自己的心灵。最后傅钱余总结:写作分享会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契机和自己对话,在和自己对话的同时也需要他者的在场。
【本期作品精彩语句摘录】
事情往往会特别奇怪,明明不那么喜欢的事情,有时却拒绝不了,直到它成为自己的一个部分。(傅钱余《夜行巴士》)
具象都有清晰的边缘与棱角\楔进去纹丝不动\危险全部来自想象\鬼鬼祟祟\将你领至溃不成军的法外之地(王荣珍《悲观主义的中年》)
农人弯下腰\镰刀收割着丰产的喜悦\一望无际的金黄色\像海浪\推涌到红色的天边(胡牧《秋天的幸福画面》)
全天下的白云\都从海里浮起\愿望压垮星星\在烟火人间倒地(何欣垣《Summer love》)
我们都是怀着迷茫和不确定性的人,一边怀疑一边努力。(贾源源《秋日胜春朝》)
即死即生,死亡即是新的开始,永远存在。没有永恒的死亡,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万恬恬《秋日沉思》)
正值午后,周遭安静得甚是惬意,阳光倾泻似美梦般令人沉醉。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泛着波光的湖水朝着前方缓缓地伸了个懒腰。(杨玺玥《藏在我心底的一抹秋意》)
太阳又落了下去。他想让自己起床做些什么,他的嘴角微微颤动,仿佛在说:有人见过日蚀,世界在一层玻璃后变得昏暗。(蒋君怡《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