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3期“林中漫步者”写作分享会在文化与传媒学院研修室(知津楼B504)举行。本次活动由傅钱余、王荣珍、袁菁嶷三位老师主持,来自文传学院的罗妍、黄潇、万恬恬、蒋君怡和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刘晓静等5位同学参与了这次活动。
本期写作分享会,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十月创作的作品。傅钱余的小说《河流》写出了人对理想的坚持;王荣珍的小说《四只青椒》描写了四个大学青年教师不同的生存状态;袁菁嶷的散文《新年的黑夜》写出了人为寻找意义而逃离后的感想;黄潇的小说《亲爱的莉》讲述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万恬恬的《突围》描写了面对人生选择坚持自我的决心;罗妍的小说《无珠》写出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刘晓静的小说《不如换个梦想》通过改编孔乙己的人生经历而引发对追求梦想的思考;蒋君怡的诗歌《因为爱你》表达了人因为爱感到悲伤也感到坚强的情感。
在分享会上,大家首先谈论自己阅读作品的感受,再对作品的写作技巧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最后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在此次分享会上,袁菁嶷分享了她赴英国学习时的画作和对当地游客的采访记录,让大家感受到了人对答案和意义的寻找的执着。最后傅钱余对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写作是寻找自我和自由的一种姿态。
本期作品精彩语句摘录:
说这话的时候,太阳正从对面山顶探出头来,把第一缕温暖的阳光轻轻地送了过来。她闭上眼睛,用力吸了几口气,微风让清晨湿润的空气中,充满着竹叶的清香味。(傅钱余《河流》)
看不清身边的河,河的两岸也都是黑压压的剪映。车辆从身边滑过,只有轮胎粘连着潮湿的压抑声;横穿马路时,它也只会轻轻靠向你,等你穿行过去后又悄悄地挪开远去。(袁菁嶷《新年的黑夜》)
门从里面开,是家。(王荣珍《四只青椒》)
我从混沌的苦厄中醒来。头痛欲裂。我再次从床上跌跌撞撞地来到镜子前,镜子里的我,伤痕累累。(黄潇《亲爱的莉》)
阳光像金水一样流到两个少女的脸上,天边的云霞在阳光下泛着粉金色。微风徐徐地吹动两人的发丝,两人手拉手走向属于他们明亮的未来。(万恬恬《突围》)
他就蹲在这里,像一只负鼠蹲在秃鹫腐臭的嘴边,一双空洞的眼睛向着屋外,身后是永久的死寂。(罗妍《无珠》)
倒是这酒馆的记账本,因着财务关系会永远留下孔乙己三个字,成为他在此的唯一的痕迹。(刘晓静《不如换个梦想》)
他说海来自你的眼睛,你没有回答,因为海其实被风吹来;你说月球在下雨,他不敢开口,因为桂花早已落在地上。(蒋君怡《因为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