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工作

西南乡土文学研究中心第28期“林中遐想者”读书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05-05 14:48 浏览:次 来源:文化与传媒学院

4月28日,西南乡土文学研究中心第28期“林中遐想者”读书会在知津楼B504举行。读书会由傅钱余、王荣珍两位博士共同主持,特邀嘉宾为青年艺术家、教育学院教师袁菁嶷,讨论的图书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杜赞奇(Prasenjit Duara)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参与讨论的七位同学分别是英语(师范)专业刘晓静,学前教育专业黄蓉,广播电视学编导专业李汶科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何欣垣、蒋君怡、唐铭蔚、林奕言同学。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该书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20220428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jpg

在讨论中,李汶科指出“土地”是中国独特的建国理念;蒋君怡则从现代性的角度入手,探讨历史的文本性;黄蓉通过“宗族”这一独特的概念去探讨现代社会中线性历史的传承与转变;何欣垣联系文学与中国现代史,谈论文学在复线历史建构中的作用;刘晓静、唐铭蔚、林奕言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接着,王荣珍谈该书对于文学史研究的启发;袁菁嶷选择从美术的角度阐述中国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同时建构的复线历史。最后,傅钱余总结出该书的三个关键词,即民族、历史与复线历史,认为该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话语方式去探讨历史本身的复杂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