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晚上,首期“国学菁英”实验班《楚辞》读书交流会第一期在线上举办。指导老师黄贤忠与“国学菁英”实验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本期读书交流会。本期读书会旨在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讨,引导学员初步了解《楚辞》文本的基本要义,体会阅读经典的基本技巧,激发学员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反思的科研素养。
根据预先制定的读书目标和任务,有六位学员分别就本次读书会指定书目《楚辞》展开个人分享以及主题研讨。陶杰从作品简介、个人感悟以及文段赏析三方面分析《哀时命》部分,并对《哀时命》中所哀对象,严忌与屈原的情感对比进行研究,向同学们分析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迷茫。蒋明瑶分享了自己对《橘颂》部分的理解,并重点介绍了《橘颂》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蒋仁欢同学分享了《招魂》,向学员们介绍了《招魂》作者、招魂对象以及内容大意,分享了部分精彩内容,最后阐述了《招魂》对后世的历史影响。陈双双带来了对《惜誓》的体会,通过对“惜誓”一词以及重点文本片段的理解,向学员讲解了屈原远游的心路历程。何雪梅同学分享了自己对《大司命》《少司命》的理解,详细讲解了文中所包含的字词、风俗、背景,指出大司命与少司命的差异。刘思邑将屈原与鲧作比较,指出《天问》部分所包含的探索精神。
最后,黄贤忠老师逐一对大家的发言予以评点,并向实验班学员提出四点读书建议。首先,要重视《楚辞》所包含的语言、名物、典故、神话、风俗价值;其次,要注意梳理《楚辞》对后世诗歌的各种开创性价值;其三,要加深对《楚辞》知识性、艺术价值的探究;其四,要学会对作品和知识进行前后和纵向对比。
本期读书交流会加深了学员们对《楚辞》的理解,提升了学员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帮助学员理清探究国学经典的基本思路,有助于 “国学菁英”实验班学员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