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研究中心智库成立于2022年9月,为学校首批立项建设的智库。长期从事相关学术领域和产业研究,已经形成了高校与高校际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本地与外省之间的多层级,跨领域的合作机制。
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分别担任全国高校新闻出版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音乐舞蹈(传媒艺术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高校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职高专成人高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评审专家、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重庆市文艺资助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负责人、教育创新研究院语文研究所所长、重庆国学学会副秘书长、巴渝文化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元好问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水文化研究会监事、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永川区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大学“生态美学研究中心”成员等职务。
智库围绕巴渝文化分别在文献研究、文物研究、文学研究、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国学教育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学术领先优势。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4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先后主持和主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多项重庆市领导下达的重庆文化建设项目和重庆区县文化部门横向委托项目,参与项目评审和调研咨询。多次应邀赴梁平、石柱、巫溪、潼南、綦江等区县进行文化调研,持续研究和推介重庆本地非遗项目,策划2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出版相关理论研究论文集,相关政策建议报告多次被政府批示与采纳。
未来,智库将围绕巴渝文化相关的理论和政策,分别在巴渝地方志文献研究、巴渝古代文学研究、巴渝文化文旅资源转换研究、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研究,土司文化研究、三峡文化研究等地方文化等重点研究领域,不断推出高质量的项目、学术论文、专著和咨政报告,将智库建设成为重庆巴渝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和咨政中心。
智库负责人:李天福。联系邮箱:1115726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