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本科)
专业特色:
文化遗产专业,是全国高校第二个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特色专业,是服务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播和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特色专业,肩负着传承中华文脉,服务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
本专业以历史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历史根基、文化底蕴、艺术气质、技术创新”为专业特色,以“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艺术与技术相得益彰”为专业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宽广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修养、掌握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原则以及保护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以校级重点学科“文物与博物馆”为学科支撑,以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市级教学团队、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质量教学资源,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重庆社科奖、重庆科技进步奖和重庆发展研究奖等重要奖励。2021年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层次。
本专业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开设历史类、文化遗产类基础理论课程和文保技术类、实践考察类等实践课程,形成“历史文化艺术基础理论+文化遗产调研考察+博物馆策展+文物修复实践+文化单位见习实习”的“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得到重庆市文旅委大力支持,学生可在市级文旅相关部门和重庆区县文博单位实习和就业。2021、202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均超过60%,2021届赴意大利佩鲁贾大学交换半年的学生占同届学生总数的30%。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广的历史人文素养和艺术视野,热爱文化遗产事业,熟悉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系统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能力,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公共文化组织、博物馆以及文化产业企业等机构从事文化遗产公共事务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博物馆日常管理、博物馆展览设计以及文化创意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世界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中外美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文化遗产概览、文物与博物馆学概论、中国文化遗产文献选读、文物鉴赏、文化遗产法学、文化遗产影像技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古学基础、西南历史地理、文化遗产数据库分析、文化策划与创意、民间传统技艺调查、文化遗产评估等。
就业方向:
到政府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部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到博物馆及其他公共文化组织和服务部门从事文化遗产传播和管理工作;到文化产业企事业等从事文化创意和策划、创新和教育工作;可报考历史、考古、文博等方向研究生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