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韩同春(1968-),男,汉族,山东莒南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民俗学)博士,副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间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庙会研究,仪式研究及村落研究等。
三、代表性成果
(一)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地方历史记忆与共同体意识的仪式表达——京西庄户-千军台幡会研究》,2010~2013(主持)。
2.重庆市艺术科学重大专项:《以大足石刻为中心的西南民俗文化研究》,2010~2012(主持)。
3.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人才引进重大项目:《重庆渝西地区碑刻资料研究》,2009~2014(主持)。
4.重庆市黔江区民族文化馆横向项目:《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2009(负责人)。
5.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局委托项目:《重庆市巴南区丰盛古镇文化遗产普查》,2011(负责人)。
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传统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大足宝顶香会为例》,2019(主持)。
(二)论文
1.“京西村落里的花会——庄户千军台古幡会”,《民俗研究》,2005(3)。
2.“洁净的追求:点灯花仪式的民俗文化意义”,《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民众记忆中的雹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人类文化的非文字资料体系化’内容构成及其启示意义”,《民族艺术》,2009(3)。
5.“庙会类型研究概述”,《民族艺术研究》,2009(5)。
6.“庄户-千军台幡会走会序列及其象征意义”,《民族艺术》,2011(1)。
7.“京西古幡乐的演奏人员、方式及乐器曲目构成”,《民族艺术研究》,2011(5)。
8.“北方茶事——‘南茶北引’工程与山东茶的种植和发展”,《农业考古》,2013(2)。
(三)著作
1.《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3月。第四作者。
2.《北京幡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独著。
(四)译著
1.《人类思想史 浪漫灵魂:从以赛亚到朱熹》,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三作者。
2.《人类思想史 冲击权威:从阿奎那到杰斐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三作者。
3.《人类思想史 平行真理:从维科到弗洛伊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三作者。
(五)获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重庆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四、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中国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俗调查》、《国内世界遗产考察》、《文化遗产调查方法》、《西南历史地理》
研究生课程:《民俗学民族学研究专题》